《第3号桌》(又名《3号桌》)[1]
电影短片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文艺片,由四川肖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,该片由肖超导演[2]
,刘智勇任摄影指导。鼓励、感恩与坚守是本片故事的核心元素。相互的鼓励和感恩是最温暖、感人的,而相互的坚守是抚慰人类情感最好的心灵鸡汤。
- 中文名
- 第3号桌
- 出品时间
- 2015年6月
- 出品公司
- 四川肖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- 制片地区
- 四川成都
- 制片成本
- 50万
- 拍摄地点
- 四川成都
- 拍摄日期
- 2015年6月
- 导 演
- 肖超
- 编 剧
- 肖超,刘智勇
- 制片人
- 吴君华,肖超
- 类 型
- 温情,感人,文艺片
- 主 演
- 和龙,孙悦菡,张勇庆,庄荟颖,吴君华,陈倩,肖妙涵
- 片 长
- 35分钟
- 上映时间
- 2015年10月
- 对白语言
- 普通话,四川话
- 色 彩
- 彩色
- 在线播放平台
- 爱奇艺
- 摄影指导
- 刘智勇
- 总监制
- 刘智勇,彭波
- 监 制
- 刘国虎、贾全龙、肖 刚 、龙治成
第3号桌电影剧情
编辑《第3号桌》讲述了一对在四川成都某乡镇开面馆的夫妻,在2001年除夕夜接待了两位特殊客人的故事。这两位客人是一对从大雪中走来的藏族母女,母亲30岁左右,女儿5岁左右。母女为寻找并等待自己的丈夫及父亲而来到镇上,女儿的父亲几年前就来成都打工,并约定2001年的春节将母女俩接到镇上来过年,然而当母女俩来到成都时,却一直未等到他。
在这个大雪纷飞的除夕夜,面馆的老板和老板娘用最特殊的方式接待了这对母女,于是,母女俩终于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吃上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:一碗素面,一只卤鸡蛋。
2001年除夕夜,这对藏族母女在面馆受到老板和老板娘的特殊照顾,让严冬中的母女俩感受到温暖和希望。
2002年除夕夜,面馆老板和老板娘即将关门时,去年那对特殊客人再次推门而入--------
2003年除夕夜,那对藏族母女依然如期而至。
藏族母女俩一直未等到自己的丈夫及父亲,因为他早已车祸身亡了,只是她们母女俩不知道而已,只是老板和老板娘一直不敢告诉她们真相而已。因为,告诉真相对母女俩来说最后只是一种残酷的打击,只是在摧毁她们最后的期盼和希望。
2004年除夕,面馆老板和老板娘一直翘首期盼着那对母女俩的到来,然而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了,藏族母女依然未出现。
从那以后,藏族母女再没出现过。而老板和老板娘依然在每年的除夕夜等待着她们的到来。
一晃十多年过去了,那对特殊的客人依然未出现。
2015年春节,同样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除夕夜,“请问,还有素汤面么?”一句激动而清脆的声音打破了面馆老板及老板娘的平静,一对藏族母女终于再次出现在门口。
十多年前的藏族妈妈已经白发苍苍,而十多年前的藏族女儿已经长大成人。十多年前的坚守与等待,四个人终于再次团圆。2015年寒冷的除夕夜,4个人像一家人一样,彼此感受着幸福与温暖。
爱与鼓励和坚守,是相互的。爱是一种力量,因为有他们彼此间长久的坚持而倍感温暖且弥足珍贵!
《第3号桌》影片故事的灵感来源于日本作家栗良平收集并整理的《一碗汤面》,故出品人在影片片尾打出字幕:向日本作家栗良平致敬!
第3号桌角色介绍
编辑面馆老板——和龙(饰演)
面馆老板娘——孙悦菡(饰演)
藏族母亲——张勇庆(饰演)
藏族女孩(儿时)——庄荟颖(饰演)
藏族女孩(大学时代)——陈倩(饰演)
幸福母亲——吴君华(饰演)
老板、老板娘之女——肖妙涵(饰演)
第3号桌影片花絮
编辑第3号桌演职员表
编辑出品人:肖 超
出品公司:四川肖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总监制:刘智勇、彭 波
监制:刘国虎、贾全龙、肖 刚 、龙治成
总策划:王开昕
策划:李高林、谷宇、瞿大文、李 红
制片人:吴君华、 肖 超
执行制片人:荣德建
编剧:肖 超、刘智勇
导演:肖 超
场记:张琛
前期统筹:兰 天
摄影指导:刘智勇
焦点员:米建强
摄助:杨松柏
灯光师:李守其
灯光助理:魏华、钟志刚、周国才、熊飞宇
美术指导:刘戎风
道具:胥 友
化服组长:佘汶郗
助理:梁燕梅、王晓星
服装:朱 羽
制片主任:钟 勇
现场制片:郭小华
外联制片:刘小东
生活制片:高 超
场务:陈麒麟,廖前方
剪辑:张 琛
调色合成:张必华
作曲:刘利敏
海报设计:成都费思道品牌创意设计
字幕翻译:龚雪莲
剧本翻译:
词条图册
更多图册
- 参考资料
-
- 1. 《3号桌》 .优酷视频.1016-03-05[引用日期2016-03-6]
- 2. 身栖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的影视“超哥”肖超近日推出新作《超哥超事》 .新浪网[引用日期2015-10-28]